WFU

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

棄喘不氣喘 氣喘兒搭配中醫治療(上)


作者:中國附醫 王婕醫師

五歲小花每當一感冒,就容易酷酷嫂超過三週,在晚上睡覺時更是咳得厲害,本來小花爸媽不以為意,認為只是先前感冒咳嗽不斷根,多休息多喝水就好。直到有天小花在戶外奔跑,咳到喘不過氣,嘴唇顏色變成紫暗,爸媽才驚覺不對勁,趕快帶小花去急診,醫師告知爸媽小花是「氣喘急性發作」......。


久咳變黑姑?!氣喘不是只會喘嗎?




兒童氣喘是台灣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,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(airway chronic inflammation)疾病,為氣道受到刺激後引發的過度反應,產生間歇性症狀且容易反覆發作。在台灣,約十個孩童就有一個罹患氣喘,且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,根據2013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訪問,12.5%未滿12歲兒童過去曾經有氣喘發作或呼吸時有從胸部發出咻咻聲。

兒童氣喘臨床症狀多變且非特異性,病理特徵往往無法常規地被評估,常見臨床症狀包括呼吸困難、喘鳴、胸悶,以及慢性咳嗽等。其中,在兒童身上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症狀,且通常以夜咳、劇烈活動後的咳嗽為特徵表現。

在診斷方面,除了臨床症狀及病史,也須依靠肺功能評估以確立診斷,包括傳統的肺量計測定(spirometry)、學齡前兒童可簡單配合操作的脈衝震盪肺功能測定 (Impulse Oscillometry System, IOS)以及可評估氣道發炎反應的呼氣一氧化氮濃度(FeNO),然而氣喘無法靠單一項目診斷,若臨床反應不如預期必須重新評估分析,如排除異物或腫瘤壓迫阻塞、聲帶功能異常、心臟疾病以及藥物等所致之哮喘。


氣喘會好嗎?該如何治療氣喘兒呢?



兒童氣喘併發症多,早期給予氣喘兒適當治療極為重要,不僅可防止呼吸道永久的傷害,使病童擁有正常生活,亦能保持其正常肺功能。




兒童氣喘主要依據全球氣喘創議組織GINA (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)所公布的臨床氣喘治療指引GINA guideline,給予個人化的升降階梯治療(stepwise treatment),一類是急性發作時使用的氣喘三寶;氧氣、支氣管擴張劑以及系統性類固醇,另一類是緩解時的抗發炎藥物如類固醇、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等。

然而由於氣喘兒平時症狀不明顯,缺乏病識感,部分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(如「類固醇恐懼症」(steroid phobia)),使得病童遵醫囑性不佳而致氣喘症狀控制不良、症狀反覆。

下集要帶您了解中醫如何治療氣喘,以及以實證醫學角度來看中醫治療兒童氣喘的療效如何。


點此繼續了解兒童氣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