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

小兒推拿-適用於0至14歲兒童之外治法

作者:中國附醫 王婕醫師

小兒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,以非侵入性的手法按摩,提升孩子免疫力及整體健康,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。




小兒推拿注意事項


  • 勿過度飢飽,哭鬧時不宜操作
  • 小兒或坐或臥等舒適體位,施作者方便操作便於用力
  • 操作地點溫度適宜
  • 操作者雙手清潔,除去手部飾物,冬季保持雙手溫暖
  • 操作時可使用溫和介質,防止擦傷 ex.乳液、嬰兒油、精油、綠豆粉、水
  • 細心耐心,取穴準確,手法熟練


小兒推拿禁忌症


  • 皮膚表面不完整 ex.燒/燙/擦傷
  • 嚴重急性感染症 ex.蜂窩性組織炎
  • 惡性腫瘤、骨脫位、骨折
  • 嚴重心臟病、精神疾患慎推拿
  • 急腹症腹病禁施用重手法 ex.腸套疊、腸梗阻


小兒推拿常用手法


推:單方向的直線或弧形移動 ex.直/分推


揉:以指端緊附著於穴位上,做順/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


摩:以多指面或掌心貼在穴位做順/逆時針環旋扶摩動作


捏:以拇指橈側頂住皮膚,食中兩指前按,三指同時用力捏拿皮膚


運:以拇/中指指端在穴位上由此往彼做環形或弧形移動


小兒推拿操作順序


上肢(只做左手)→頭面→軀幹(先胸後背)→下肢


補瀉手法


  • 補:向心、力輕、慢速(120下/分鐘)
  • 瀉:離心(天河水向心為瀉唯一例外)、力重、快速(160-200下/分鐘)


小兒推拿穴位


















小兒推拿適應症與治療選穴參考


  • 感冒發燒
  1. 清天河水/退六腑 
  2. 平肝清肺
  3. 頭面部四大手法 (開天門、推坎宮、揉太陽、按耳後高骨) 
  4. 拿風池/肩井

  • 咽喉腫痛
  1. 清天河
  2. 清胃
  3. 清大腸
  4. 按少商
  5. 按合谷
  6. 揉按扁桃體外穴

  • 止咳化痰
  1. 揉掌小橫紋 
  2. 逆運內八卦
  3. 推大四橫紋
  4. 揉按膻中、肺俞
  5. 搓摩脅肋

  • 喘鳴
  1. 按揉天突
  2. 按揉膻中
  3. 推天突至膻中
  4. 分胸陰陽(第三至五肋間)
  5. 捏脊  
  6. 擦膀胱經

  • 鼻症 (噴嚏、鼻水、鼻塞)
  1. 頭面部四大手法 (開天門、推坎宮、揉太陽、按耳後高骨)
  2. 揉按迎香、鼻通
  3. 推擦鼻樑 
  4. 捏脊 
  5. 擦膀胱經

  • 消食健胃 (食慾不佳、便秘)
  1. 清胃、補脾
  2. 揉板門
  3. 掐四橫紋
  4. 順或逆運八卦:順運用於食慾不佳、逆運用於便秘
  5. 摩腹
  6. 揉足三里

  • 腹瀉
  1. 補大腸 
  2. 揉板門
  3. 摩腹
  4. 上推七節骨

  • 鎮靜安神 (驚症、夜眠不穩)
  1. 揉小天心
  2. 分陰陽
  3. 補腎、揉二馬
  4. 清板門
  5. 清天河水

  • 成長保健
  1. 補腎、脾經
  2. 按揉二馬 
  3. 捏脊
  4. 揉足三里、湧泉

  • 視力保健

按此複習護眼顧鼻操